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什么动物)
国把保护动物共分为两级,即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
国家于1989年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共列出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亚洲象等97种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共收录二级保护品种为320种。
2021年2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向公众发布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
而在保护动物中,有些濒临灭绝。那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濒临灭绝的十大野生保护动物吧。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剑竹为食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之久,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生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早已因灭绝,只有大熊猫顽强地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大熊猫以其形态憨厚可掬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成为我国同世界一些国家交流的使者。
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统计,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590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61只。在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栖息地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栖息地质量有所改善。
2、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目前,野外川金丝猴数量大约20000只左右。
滇金丝猴分布分布于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云岭山脉主峰两侧的高山深谷地带,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向北伸长达西藏境内的宁静山脉,包括云南德钦、维西、丽江、剑川、兰坪、云龙等县,以及西藏芒康县境内。滇金丝猴经过国家和地方的保护,目前种群有23个共3845只。
黔金丝猴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黔金丝猴现存数量最少,仅有300-500只之间。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淡水豚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豚。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状。
白暨豚从20世纪初的5000头左右,到本世纪初的2002年不足百头。2006年我国科学家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科考,没有发现一只白暨豚。
2007年国际动物保护联盟宣布白暨豚功能性灭绝,从此人类再也见不到这种在地球上生活超过2000万年的生物。
4、华南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老的一个虎种。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
华南虎的个头较小,雄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5米,体重约150公斤。雌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3米,尾长80-100厘米,体重约120公斤。
截止2017年,人工饲养的华南虎数量大约165只左右。野外华南虎已经很多年不见,估计早已灭绝。
5、朱鹮
朱鹮是中国最珍稀的鸟类,一度认为已经灭绝。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现在其他国家都已灭绝,现仅存在于中国。
自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种群以来,经过严格保护,至2014年,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已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这是非常可喜的成果。
6、褐马鸡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我国现存褐马鸡总量大约17900只。
7、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是从远古中生纪时期经历漫长岁月遗存下来的。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灭绝。
我国政府于1972年将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将它列入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禁止贸易。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开始了艰苦的人工繁殖扬子鳄工作。在他们的不懈的努力下,扬子鳄的数量已从初期的170条增加到1万多条,基本是圈养的,野生扬子鳄不足200条。
8、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繁殖在高原的鸟类。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禽类,全长约120厘米左右。全身呈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和眼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头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黑颈鹤现有数量大约8000余只。
9、藏羚羊
藏羚羊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四川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荒漠草原。这些区域植被稀疏,并且均为高原草本植物。
这些区域常年气温较低,许多地方冰雪覆盖期超过6个月,因此藏羚羊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为寻觅到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藏羚羊经过长期适应,进化出了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并且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
经过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共同不懈的努力,现在藏羚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70000万余只,非常不易。
10、麋鹿
麋鹿俗名“四不象”,它是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格喜好合群,善于游泳,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麋鹿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供游猎,皇家把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仅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有一群。后被八国联军发现后捕捉运走,贩卖到欧洲动物园,从此在中国消失。
1898年起,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世上仅存的18头麋鹿,收养于伦敦附近的乌邦寺。到1983年,伦敦乌邦寺庄园内麋鹿繁殖到255头。1985年,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伦敦动物园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22头麋鹿被运抵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猎苑。1986年8月,江苏省大丰市从英国引回39头麋鹿,麋鹿重新回到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
截至2020年9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约8000头,已有24个省份引进麋鹿,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