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饺子下车面(包饺子怎么和面的方法)
一碗烩面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5 期
文/开心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原本并不知其意,直到我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又或是工作后的假期返乡。一到家,便总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后来,我才明白,回家的孩子吃碗面,寓意:把在外所有的不如意抛之脑后,像面条那般“一顺到底”,一家人长长久久、团团圆圆。
于我而言,乡愁就是一碗老家河南的烩面。转眼离家已有十几年,但在我的记忆里,镇上那家飘香的烩面馆,带给我的不仅是美味,更多的是陪伴。
记得那时,我正读小学,父母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为我准备午饭,就常常让我去马路对面的烩面馆吃饭。起初,母亲会把我带过去,为我点上一碗烩面,等着我慢慢吃完。后来,去的次数多了,老板自然认识了我,而母亲也放心地不再陪同我去烩面馆。
“来啦孩子,还是一小碗烩面,对不对?”面馆老板笑眯眯地问我。我则害羞地点点头,赶快找一处空桌乖乖坐下来。这家面馆地儿不大,屋里只摆放了几张长木桌,但打扫得很干净,布置也很温馨。到了午饭时间,生意特别好,店内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有时候,我还要跟一些叔叔阿姨拼桌一起吃饭。但这也挺好,听着他们聊天,我也没那么孤单。
没过一会儿,我的烩面就做好了。盛面的那只碗特别大,吃面时必须凑近碗边,用筷子紧紧夹住宽宽的面条,才能避免汤汁溅到脸上。当时,我并不知道烩面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只知道它非常美味,竟然每天吃都吃不厌。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去过那家烩面馆,不知道老板是否搬了家,又或是还在继续经营。但每每想起那碗飘香的烩面,总会觉得心头一暖。
如今,每次我回到老家,父亲都会亲手为我煮上一碗烩面。我则在一旁认真学习如何制作烩面,却怎么也学不会。可能做烩面确实很难,抑或是担心自己学会了,就再也吃不到父亲做的烩面了。
烩面的鲜香,精华在于汤汁。因此,父亲会准备好新鲜的羊肉、羊骨,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慢炖。接着,加入中药香料,既去除羊肉的膻气,又消减羊肉的火气,喝起来也十分滋补。熬制数小时后,汤浓如奶,香气十足。
烩面、烩面,主角自然是面。经过多次揉搓和醒制,父亲手中的面胚柔软而光滑。只见父亲两手捏起一个面胚,通过抻、拉、抖、摔,面胚很快便被拉制成厚薄均匀、宽窄适宜的面片。然后,再将面片竖着撕开,下入沸腾的羊汤中。接着,父亲把提前准备好的豆腐丝、粉丝、木耳放进锅中,煮上几分钟后,便起锅盛碗。最后,在碗里加上熟的羊肉片、鹌鹑蛋,再撒上一小撮切碎的香菜,一碗烩面就做好了。
清清爽爽的面条浸润在近乎乳白的羊汤里,香气扑鼻而来,瞬间食欲大增,让人垂涎欲滴。吃上一碗父亲做的烩面,细细品尝家乡的味道:这只是一碗面,却又不只是一碗面,因为面里饱含着我对家乡的情感和记忆。浓浓乡情,治愈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