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
2、大青山太伟运动休闲度假村
太伟滑雪场位于内蒙古、太伟高尔夫球场内,距市区仅20分钟车程、距白塔机场8分钟车程,整个滑雪场占地约16736㎡,雪道约500米,滑雪场朝阳、背风,春夏鸟鸣涧幽,秋冬和风煦日、暖意融融。特殊的气候使这里的雪呈规则的颗粒状,更易于获得良好的滑雪感受。当降雪量不足时,雪场备有足够的造雪设备进行人工造雪,以保证最佳的滑雪厚度,太伟滑雪场是内蒙古西部最大、风光最美、配套设施最全、交通最便利的旅游滑雪场。 雪场拥有先进的娱乐设施和满足不同层次滑雪爱好者的功能分区。
3、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层面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