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装领域中,很少有东西会像人造纤维一样备受诟病,虽然不乏有人力撑穿着这些材质的衣服具有多好的便捷性,但他们却总会避免在体面的衣服上选择非天然纤维,例如西服。
毕竟大家确实知道,想享受合成纤维的强大功能性是必须会牺牲掉其它方面的穿着体验。
但不管怎么说,很多东西存在即合理,从现今人造纤维的广泛运用中,显然证明了它是能在某些方面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究竟什么是人造纤维,在西服的哪些方面会运用到它们呢?
人造纤维
在人造纤维的世界中,不同的材料通常都会具有各自明确的目的。所以勿论你是否一个坚定的天然纤维党,你的衣橱里总会有一些人造纤维的用品。
下面就是介绍了几种大家最常见的人造纤维,包括各自的优缺点和在运用上的表现。
01
人造丝
在所有人造材料中,人造丝应该算是争议最少的一种。
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会认为它是人造纤维,毕竟最初的本尊就是采集于天然植被的纤维,只是在经历了繁多的化学加工过程后增加功能性的,才被列为人造纤维。
人造丝是铜氨丝(Cupro)、粘胶(Viscose)和莫代尔(Modal)等织物的总称。像莱赛尔(Lyocell)、天丝(Tencel)或最知名的宾霸(Bemberg)就是各大品牌对于旗下人造丝产品的商标描述,虽然称呼不同,但本质都是人造丝。
对于绅装爱好者们来说,最眼熟的莫过于 Bemberg 。
Bemberg 常被用于制作西服衬里,包括套装,单西和定制西裤。之所以能作为最贴近皮肤的一层布料,与它的表现不无关系。
这种材质有近乎纯天然面料的质感,表面光滑,手感柔软,采用 Bemberg 里布的西服上衣穿脱起来很方便,而且不会因静电牵扯到内搭的棉衬衫。
以往不少裁缝们早已启用人造丝来替代丝绸,毕竟天然丝质的里布不太透气,加上着用损耗等因素,相对细腻且昂贵的价格让不少老百姓望而却步。
而人造丝的价格就实惠得多,没有其它合成纤维的化工气味,体感清凉,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会在睡衣领域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自从上世纪初人造丝就已被广泛用作丝绸的替代品。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想西服里布能拥有丝绸的光滑度、体感和悬垂性,但碍于肝硬化的钱包负担不起真正的丝绸里布成本,那么人造丝是个折中的选择。
不过最好别以为人造纤维你就可以随便对待,它与丝绸一样“娇嫩”,需要用到手洗或者干洗,容易起皱,而且几乎不能熨烫处理。
02
聚酯纤维(涤纶)
关于聚酯纤维,在昨天关于口袋巾的一文中已有提及,而应用于服装的表现同样乏善可陈。
上一次能够在西服方面大行其道,可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在二战后,涤纶面料一致被认为 Techwear 的最佳选择。当时它的地位就像今天 Nike 的 ACG 一样,适逢衣服需要勤洗勤换的节俭时代,这种混合了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的面料迅速虏获了主流市场的心。
有别于其它合成面料,涤纶面料能够推广到家喻户晓,杜邦是功不可没。当时他们推出了运用这种纤维制成的西装,让人连续 67 天穿着着它,而且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熨烫。
这还不够,中途这身西装还在游泳池被浸泡了两次,反手再被拿去机洗。而最终的结果是令所有人都诧异的:它竟然没有出现一丝变形,仍然可以正常穿着。这要是让纯天然的羊毛面料西服试试,不退役才怪吧?
后来几经传播,一家名为 Hart Schaffner&Marx 的公司于1953年推出了新式的涤纶羊毛混纺套装,而美式风格的始祖 Brooks Brothers 也开始使用涤纶来制作衬衫和西装,让它在经典男装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聚酯分子,能够不被水分破坏西服廓形,是因为它的分子结构具有疏水性。
用全涤纶面料做出来的衣服坚韧而富有弹性,抗皱、可机洗更是最虏获人心的地方,要知道现在备受追捧的 Gore-tex 也是基于聚酯纤维的再发展而已。
不过真正将它拉下神坛的,始终是牺牲了外观和穿着体感的不适。纯涤纶的面料看起来有着不自然的光感,给人感觉就很廉价(虽然的确成本也低廉)。
当贴合皮肤时,市面上普遍的全涤纶面料透气性不高,体感不是一般的难受,出汗的时候尤其会感觉衣服内部湿冷。
在70年代人们就已经很清楚这一点,因为 dress down 的大趋势,他们常常穿一整套的涤纶西装来应付一些场合,这与粘合衬西装同出一辙,当然,这也是淡出爱好者眼帘的原因之一。当下更多是活跃于追求功能性的运动服和休闲夹克中。
不过,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聚酯面料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纱线状态及其织法方式。
现在我们常见的一些免烫衬衫,大多就是将棉和涤纶混纺制成的面料,这是因为很多纯天然的纤维都不禁折腾,特别是短小的廉价纤维,那么厂家在应对这些脆弱纤维时掺杂坚韧、有弹性的聚酯纤维来补强。
看似功能性无可挑剔的聚酯面料,其使用寿命也不一定很长,毕竟合成纤维也有优劣之分,而且不耐热。
03
氨纶
弹性的缺失,是大多衣物需要依赖合成纤维的重要原因,而氨纶也是这样一种存在。
这种面料常应用在一些轻薄的衣物上,例如 T-shirt、衬衫、内衣和袜子等。因为轻薄的状态难以保持悬垂性和弹性,假如一双正常价位的袜子里没有加入氨纶,穿几趟就会泄型。
而内裤也是同样道理,需要氨纶来减缓下坠的趋势。氨纶纤维的质地结实,可机洗、具备抗皱性,弹性更是不在话下了,有助于保持纱线的形态。
但合成纤维的通病它也有,一般的氨纶面料都是没啥透气性,所以很少会出现纯氨纶的衣物。
04
丙烯酸和尼龙
丙烯酸一直被视为羊毛替代品,通常用于制造质轻且成本低廉的所谓羊毛衣物。这是由于自身的毛感和表现都与动物毛相仿。
它优势在于手感柔软,可机洗,而且具有速干性,基本不会褪色,就算粗枝大叶一点的也不怕折腾。
但缺点也与羊毛十分相似,穿着多次后容易磨损起毛,出现明显的干刺感,所以保暖性明显低于羊毛。
像聚酯纤维一样,它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域,作为可机洗、适合运动着用的衣物面料,但现在更常见于低质量毛衣中。
而尼龙就不像丙烯酸那般具有毛感,纤维比较硬挺。上世纪初期一度被描述为“像铁一样坚韧,但又保有与蜘蛛网相仿的精致结构”。
作为一种长链聚酰胺,它只有微米般的纤薄,而自身具有弹性。当被编织成轻薄的单品时,它富有韧性;而将尼龙纤维应用到外套时,就表现得异常坚固耐磨,外加防水性。所以经常看到有将尼龙纤维添加到纱线中,以补强一些天然纤维的强度或质感。
像不少户外品牌就会用尼龙和棉混纺,赋予一定防水功能,混纺得到的纱线具有更独特的质地,但也是商家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
人造纤维之所以被厂商广为应用,因为它们没有天然纤维那般“娇嫩”,可以更容易控制纱线的生产方式,带来一些优越的功能性或质地,像强大拉伸性或防水性都是天然面料所欠缺的。
但普遍合成纤维的透气性差,不具备排湿功能,因此在炎热的季节其实买不下手。
很多时候判断中高端成衣西服的好坏,不是说有没有用合成纤维进行混纺,而是混纺的比例多少,表现如何。
例如会不会“喧宾夺主”,令天然纤维的良好体感和格调大打折扣,或者是这个比例对不对得起价格等。一般来说 5%~10%算是安全范围,超出的话很可能就是商家用来掩饰运用大量短小天然纤维的猫腻,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