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思维是什么意思(是用商业思维处理教育问题)

   发布日期:2022-06-25 17:18:00     手机:https://m.haocat.cn/wenda/news1957.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零和思维是什么意思(是用商业思维处理教育问题)最近,教育部门以严厉措施控制校外培训,展示了负责任的态度。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限制校外培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理由是,校外培训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

零和思维是什么意思(是用商业思维处理教育问题)

零和思维是什么意思(是用商业思维处理教育问题)

最近,教育部门以严厉措施控制校外培训,展示了负责任的态度。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限制校外培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理由是,校外培训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解决校外培训的问题。校外培训已经不是教育问题了,严重危害教育生态。

校外培训大大增加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很奇怪,校外培训仍然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有强烈的消费需求。大家为什么不量力而行呢?况且这种需求已经和学习、和教育、和成材没太大关系了。


现在,社会舆论层面,对教育有话语权的,绝大多数是不懂教育的人。不是教育家在办学,而是商人在办教育。不是用教育规律来认识教育,而是用商业思维来管理教育。把教育当成生意,考虑的只是“投入产出比”,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表面看来,残酷的社会竞争,让校外培训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基础。但是,社会竞争的残酷性,被夸大了,有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捕风捉影。是被商业宣传刻意营造的,是有人故意在制造和放大焦虑。大家一焦虑,生意就来了,某些人大把大把的钱就赚到了。

教育问题,不怕千头万绪,就怕利令智昏、利欲熏心。把教育事业按照商业的逻辑来经营,这将对教育带来毁灭性打击。校外培训机构,已经不是教育场所了,有点像商场。

所谓在商言商,无利不起早。追求效益的教育,就做两件事,强调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品要卖得出去,要抢占市场扩大份额,就要广告宣传,用各种手段搞营销。


教育能不能这样搞呢?过去学生还有时间,看一些文史哲类的“闲书”,可以漫无目的地讲些天南海北的事情,现在哪有闲工夫啊,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出了学校门就进了培训机构。

强调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压迫。学生、家长,所有的投入都针对着考试的要求,纵然一时得利,但长远来看,伤害极大。就像企业管理那样,要把与考试无关的一概去掉,坚决去除那些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多余的动作。却忽略了,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的道理和警示。

现在的教育评价,就是这个思维。如果每一句话都与考试有关,那你就是好教师。如果悠闲地谈点人文,仰望星空,那简直是浪费时间,肯定不是好老师。学生做什么事,家长关心的只有一条,“这个与考试有关系么?”大家觉得,只有与考试有关的,才叫学习。是这样吗?

有些人搞得“有效教学”,充其量只是对考试有效,好比大工业的机械化养殖。“圈养”肯定比“放养”或“野生”的效率高,再来点激素追肥,那个鸡啊、猪啊长得更快,但这样生产出来的肉,好吃不好吃,大家都知道。


大家担心在竞争社会中,自己会处于劣势。职场收入的差距,每个人都想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整个社会对待职业的态度,对高端职业羡慕,对低端职业恐惧。问题是,什么叫高端?什么又是低端?这到底是客观的社会存在,还是人们的主观臆想?

把占据好的学习资源,和以后的工作优势联系起来,说社会资源就这么多,竞争不可避免。教育领域内的竞争,成了前置的社会竞争,所有的家庭,都在这种竞争中一路拼杀。大家以为,只要比别的孩子强哪怕一点点,你就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在职场上就有优势。

这是典型的零和思维,是狭隘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观念,认为“非赢即输”、“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于是所有人都“抢着分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


教育要有理想、要有情怀,要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当成灌输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按统一格式圈养,那他还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吗?

过去讲“关管灌”,就是把学生关起来,管住他,得老实,不能调皮捣蛋,然后才好往里灌。这种做法,曾经饱受批评。现在校外培训毫无节制地泛滥,加剧应试的焦虑,不就是这种做法的极端表现吗?

学生的快乐,家长的虚荣心,都是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取得好成绩,有两点要求。第一,要能灌进去。第二,要能输出来。输出100分,就是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问题学生。

难道成绩不好,就没有权利快乐了?就不能有幸福的童年了?这说明还是没把学生当人看,只把他当成知识存储的工具和容器。


人不是动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一套,不能适用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就是越来越符合人性,消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教育,培养的是人性而不是兽性。什么是文明的社会?就是给予所有人以尊重,哪怕是一个大家看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也要让他活得有尊严。

教育的目的,是发掘人的潜能,增进人的幸福,培养健全的人格。要遵循认知规律、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叶圣陶曾经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应该懂得,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体验的过程。分数,成绩,不是不重要,不能不看重,但那只是枝叶,根扎得深,才有枝繁叶茂,鲜花盛开,硕果累累。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wenda/news195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问答经验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经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