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诗词古文李凭箜篌引 )
[诗词古文]李凭箜篌引
(本文约910个字)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金鞍配宝马,宝马赠英雄。好的乐工,也得有好的乐器。
李凭,是当今箜篌弹奏得最好的乐人。
给他用吴地的丝和蜀地的桐做一把最好的箜篌,
在这国之中央,在这天高云淡的深秋,请他弹上一曲。
山中飘浮的白云,听到他的弹奏,凝聚不动,越积越厚。
湘妃和神女也被这乐曲牵动了心中的哀愁。
清脆的音节如昆山玉碎,舒缓时如凤凰吟唱,
时而低回如芙蓉泣露,又时而轻快如香兰吐笑。
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张:调好弦,准备弹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
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沉浸在这乐曲中,感觉整个长安城都被冷气包裹住了。
二十三根弦高弹轻拔,就连高高在上、深沉似海的紫皇都得被打动。
乐声荡漾,冲上云霄,女娲娘娘当年补天的那一块石头又被震破了,
逗引下漫天秋雨,和着音乐滴落。
神山里住着神妪,她听得如痴如醉,用心记下李凭的弹奏技巧。
老鱼和瘦蛟随着节拍,踏着波涛起舞。
月宫中的吴质倚靠在桂树上,他忘了困倦,也忘了砍树。
还有那只兔子,伫立聆听,全然不顾被斜飞的露珠打湿。
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
“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
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