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比价网(为什么在国外依然火爆的比价购物网站)
比价购物网站曾经是非常受用户欢迎的一类电商网站,在国外也依然很有市场,但为什么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什么人用了呢?
第一:2010年前后笔者用比价网站时,当时体量较大的电商平台很多,除了淘宝、京东,还有亚马逊、新蛋、一号店、苏宁等等。这些平台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可能在某个商品上拿到更低的价格。而让用户挨个去这些平台比价确实太麻烦,所以比价网站还是很有用的。但现在电商平台集中度越来越高,选择越来越少,比价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第二:当年用户最多的比价网站是一淘,但一淘是阿里旗下的,而比价网站要比全网价格。不过很多3C产品,当时京东的价格确实最便宜,可由于技术的中立性,一淘也很难造假,这就造成了阿里旗下的网站在给京东导流的尴尬事实。所以慢慢一淘也就不再主推比价了。
第三:2015年以前,PC互联网购物还是主流,而绝大部分比价网站,都依赖通过各个电商平台的PC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可在2015年以后,用户通过手机APP购物的越来越多,甚至如拼多多都已经不提供PC互联网购物方式了。而手机APP是比较封闭的,数据爬取接口并不像PC互联网一样暴露在外,在这种情况下,采集商品信息和价格数据就比较难了。
第四:2015年以前,电商平台的商品价格标注都是非常明确的,该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但后来,大量的淘宝和天猫商家,会针对同一商品,通过配置较低价格的特殊选型来冲击最低价,以提升用户关注度。这就造成比价比出来的结果,看上去最低,但实际未必,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使用口碑也就越来越差。
第五:比价网站也需要生存,而生存的唯一方式似乎就是通过比价后的用户导流,去找电商平台拿返利了。慢慢的,这些比价网站就变成了返利网站,而越来越淡化了自己的比价属性。几乎就是哪个电商平台的返利给得高,就给哪个电商平台做推荐,而单纯的比价功能则越来越边缘化了。
第六:目前电商平台的运营越来越灵活,玩法越来越多,预购、闪购、秒杀、用券,等等,价格变动和商品上下架非常频繁,这给比价网站的数据抓取技术和实时处理能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很多用户在使用比价网站时,会发现商品链接点进去是空的或错的,可能就是抓取数据不实时导致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获得电商平台的官方实时数据接口,否则一定是事倍功半的。可是各个电商平台对比价网站的态度并不友好,你做返利可以,你做比价的话,他们未必会提供支持,甚至会封杀你。这也是导致大量比价网站开始站队,并转型返利网站的原因。
之所以国外的比价网站还比较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外的移动互联网电商发展得没有国内快,而且国外的电商巨头市场份额还不像国内这么集中,例如在德国、法国等国家,电商平台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所以国外的电商领域,还有比价购物电商平台生存的空间。
但在国内,纯比价网站的消失,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每一个因素,看上去都已经难以逆转了。所以在国内,即便用户还有需求,但电商巨头和资本市场,已经对纯中立的比价购物网站“Say N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