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很多保险业的朋友都在发关于年金险,每每用词都是最后一批定利率4.025%的产品了,大家且买且珍惜。
其实汤圆君一点都不反感保险,甚至自己的家庭也严格按照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比例(总收入20%左右)每年购买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可以说我是真正喜欢保险,也认可保险的那批人。因为明天与意外你永远不知道谁先来,不是吗?
过这里要借用一位朋友的话:
中国大部分人不适合买保险,因为不懂什么是契约精神;中国90%的从业者不适合卖保险,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保险。保险业这么多年的乱象就是起源于这些不适合卖保险的人,把保险卖给了那些不适合买保险的人。
汤圆君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字,尤其是收益率类数字的人,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年金的一些看法。
何为年金说到年金险,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年金。所谓“年金”,指的是持续多期的收入。比如今年我赚10000块钱,明年也赚10000块钱,后年也是,后面每年都是10000块钱,这些收入加起来就称之为年金。
很多人一看到这点,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行,每年都是一块钱,如果我们可以领一辈子,比如今年30岁,可以活80岁,从31岁开始领,岂不是可以领50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在任何时候,涉及到钱的计算,我们切记要用同一个时间点来计算,这样得出的结果才更真实,而且才有意义。
在年金的计算里,有两个数据最重要:
一是期数,你收多少期,10期,20期,还是永远……
二是贴现率,也就是未来的钱在今天值多少钱。
期数很好理解,贴现率我们一般简单的用通胀来考虑即可(无风险收益率都不用考虑了,不然贴现率更高)。
实例
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某平台上有这么一款年金计划保险:30岁的张先生每月交1000,交5年;40岁开始领钱,每年固定领3364元到80岁,累计可领13.7万元。
开动大脑一算:每月1000元缴费,交5年,总成本就是6万元,最后一共领了13.7万元,收益率高达228.3%,很可观了。
可是我们说过啊,金钱数字对比,一定要换算成同一时间的数字才有意义。
我们假设长期的通货膨胀率是3.5%。那么我们每年交12000,交了5年,现值就应该是56077元;从40岁开始领钱,领40年的现值是50928元,如果领永远的话,现值是68137元。
这样简单一计算,我们发现在长期通胀率3.5%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活到80岁,领到的钱现值反而少了5149元;如果我们活到万万岁的话,可以多领12060,还赶不上有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呢。
这样简单计算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懂时间作用在金钱上的魔力,他们的时间观是固定的,静止的,而不是发展的、运动的时间观。那保险业务员难道是在骗人吗?不排除有个别人是在故意忽略这个事实,或许那些人本来自己也不懂,他们也是处于“无知”的状态,这样的话,我们能说别人是在故意骗你吗?显然是不能的,只能说大家都是可怜人而已,不是吗?
很喜欢薛兆丰老师课程里的一句话:无止境地、不停地追求知识,不停地改善自己的技能,才是财富增长最可靠的保障。
我们不是要说年金险有多不好,只能说因人而异。如果要买保险的话,首先得注重保障性,把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配置够了,如果还有闲钱的话,的确可以配置一些理财险、年金险。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年金险的实际损失其实并不多,可以当作抗通胀产品来配置。毕竟资产多元化,才能够分散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及增值;还有一点,保险的保单贷是不入征信系统的,可以在急需钱的时候,贷款度过难关。
因此,如果有人一来就让你购买分红险、年金险这一类产品,而不考虑你自身是否配置了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的话,你最好慎重考虑一下,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无知”的可怜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