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除了米种以外,部分消费者开始将目光放到电饭煲上。近几年,出国买电饭煲也成了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但在相同技术层面下,国产品牌电饭煲真的落后于国外品牌吗?
带着这个疑问,《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7款市面热销的电饭煲。品牌包括美的、九阳、苏泊尔、大松、飞利浦、松下、小米。测试项目为内胆传热均匀性以及涂层耐久性。另外,本刊借鉴了国家标准GB/T 15682-2008《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围绕7款电饭煲开展了米饭试吃活动。
综合内胆传热均匀性、涂层耐久性、主观试吃这三个测试大项,《消费者报道》得出了7款电饭煲的CCR推荐指数。
我们推荐飞利浦HD3060和格力GDF-4012D,他们有着较好的内胆传热效果,而且主观试吃评分较高,米饭的质感较好。另外,我们不推荐九阳F-40FY806和松下SR-G15C1-K,他们的内胆传热效果落后于其他样品。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7款产品的具体表现吧!
电饭煲内胆传热均匀性:九阳、松下表现欠佳一个带电路控制的传统电饭煲只要两三百元,一个入门IH电饭煲往往要价五六百。他们的加热效果又会有着怎样的差异呢?
根据该标准描述,蒸煮容器(内胆)应具备良好的传热均匀性,受热后热量应能快速均匀传递到容器。也就是说,内胆侧壁温度上升速率值高、内胆侧壁与底部温差值小,代表了内胆传热性能好。
▲内胆传热性能测试
结合两组数据来看,格力和飞利浦表现较好,他们的内胆侧壁温度上升速率较快,内胆侧壁与底部温差较小。这代表了两款产品的内胆在底部受热时,传热状况较理想,放到真实的煮饭场景当中,对米饭能实现较均匀的加热。
表现不理想的是九阳和松下,他们的内胆温差超过了17℃,比单项排名第一的美的整整相差了5℃;而且内胆侧壁温度上升速率都在1.4以下,虽然高于标准的最低要求(≥0.9),但是以1分钟的加热过程来衡量的话,比单项排名第一的飞利浦温度上升“慢”了11℃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内胆传热性能与主观试吃的结果比较相符。这也间接表明,内胆传热性能对米饭的质感、口感有较大影响。
另外,大部分主推IH电饭煲的企业声称,得益于线圈的环绕设计,内胆里的加热会更加均匀,内胆壁与底部的温差会较小。但搭载IH加热技术的米家电饭煲内胆并未在加热测试中位居前列。
考虑到内胆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会产生刮花磨损,本刊通过7款官方售后维修部获悉各款产品的内胆更换价(如上表)。结合性能排名来分析,格力、飞利浦的内胆较具性价比。
内胆涂层测试:7款电饭煲均达标为了检验涂层的附着力、耐磨强度、防粘性,《消费者报道》参照Q/CVC 0014-2016《优品电饭煲》中的“容器涂层的耐久性”对7款电饭煲进行了送检(项目描述如下表)。
结果显示,7款电饭煲内胆涂层均符合4个分项的评判要求,全部通过“涂层耐久性”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7款电饭煲均在说明书上标称涂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又称:特氟龙)。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耐强酸强碱,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摩擦系数低,表面张力小,是一种理想涂料;更重要的是,它的工作耐温环境为-190℃至250℃,这也意味着它在超过250℃以上的高温才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电饭煲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即便是高压电饭煲,温度也不会超过130℃。正因如此,聚四氟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内胆涂层。
然而,本次送检的均为全新电饭煲,内胆完全没有磨损。对于那些已经长年累月使用的内胆,会不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文章的最后,本刊进行了一次关于内胆有害物质迁移的趣味对比实验。
主观试吃:苏泊尔煮出的米饭口感偏软、欠缺弹性《消费者报道》借鉴了GB/T 15682-2008《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该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不同米种的品质),将KOKO泰国香米(南方系大米)和金龙鱼盘锦大米(北方系大米)作为测试用米,对7款电饭煲蒸煮的米饭进行了主观试吃。
根据该标准附录B中的评分规则,米饭试吃的五个大项分别为气味(20分)、外观结构(20分)、适口性(30分)、滋味(25分)、冷饭质地(5分),总分100分。
评分显示,苏泊尔和九阳蒸煮出来的米饭与排名靠前的5款差出一小截。根据试吃员反馈,苏泊尔的米饭口感偏软、欠缺弹性;而九阳则在蒸煮KOKO泰国香米的时候有极轻微的黄状“锅巴”出现。
另外,7款电饭煲的主观试吃排名大体与内胆传热性能排名一致。
▲黄状“锅巴”细节图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潘思轶曾在《消费主张》中指出,日本电饭煲的开发主要是针对与越光米接近的米种。
而中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较大(包括气候、土壤等),米种也是有着差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日本本土购入的电饭煲可能在中国“水土不服”,会出现不适应南方亚热带米种的状况。相反,中国品牌出于米种兼顾的考虑,会在电饭煲控制面板或连接APP上设计更多蒸煮方案。
总的来说,中国电饭煲产品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在对待进口与国产上不应该抱着“只选贵的,不买对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