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设备是科技产业底层的“感知系统”,正是有了物联网的收集支撑,才能系统在多领域收集大数据,经过训练的人工智能才能不断迭代。根据当下状况及时响应。而新的网络环境又为物联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赛迪顾问预计到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物联网连接数将累计达到124.5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连接,为物联网平台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平台发展到当下,哪些创新点值得整个产业关注?
天虎科技将持续聚焦四川物联网产业,通过走访调研持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新锐物联网企业。
第一篇内容聚焦目前方兴未艾的物联网平台,分别从物联网卡通道管理、物联网天地一体化平台、以及物联网平台开放化着眼,介绍物联网‘平台化”创业项目新趋势。
物联网卡通道平台:提供精细化管理工具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一个项目管理稍有不慎,损失的便是上百万。
四川咖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靖然就经历过这样的心痛:“我们最高峰平台上有20多万物联网卡接入,但是只有4个人在管。曾经有个项目合作伙伴早已取消了合作,但由于物联网卡没有停机持续计费,最终损失了300多万。”
原来,物联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关键在于sim卡,虽然每张卡的月度流量费用很少(可能4元/月),但是运营商之间数据完全隔离。物联网企业往往会和不同的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以及同一运营商不同地区部门(高新、绵阳等等)进行合作。当sim卡足够多、平台足够多时,只是依靠运营商和项目方去查询物联网卡所处的运营状态十分困难。
当大量的物联网卡汇聚之后,哪张卡出现问题,哪张卡该停却没有停等问题,让运营方焦头烂额,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更让物联网企业心痛。
由于没人做类似的通道平台,咖范网络在2017年打造了物联网卡监控平台——易卡物联,通过接入运营商数据,向物联网企业开放API接口。为所有接入平台的sim卡向用户提供沉默到期预警、超流量预警、服务到期预警、流量异常报警等多渠道预警机制等功能。
“以往物联网企业确认卡的状态都要先确认卡是归哪家运营商,然后联系运营商确认卡的生命周期、有没有超流量。但现在一个平台就能实现,为他们节省大量的管理成本。”徐靖然介绍。
目前全国数百家物联网企业共计120多万的卡源数据已经接入易卡物联平台,为物联网企业补足了精细管理方面的短板。
物联网一体化平台:完整的天地通信网说一个可能让人惊讶的事实:全球还有90%的地表不能通过地面蜂窝网络实现链接。
难道在地面网络远没有覆盖的山川河流、人迹罕至之地,就没有物联网应用场景?并不是,诸如野生动物保护、长途跨境运输、电力、水力、石油等领域都存在应用场景。但由于这些地方远离市区,单位面积可接入设备较少,出于成本考虑运营商不愿建设网络。
这种场景下就需要卫星通信服务。九天微星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构建 “天地一体化的物联网”平台体系。2019年底左右,九天将以“一箭四星”方式部署四颗物联网卫星,从而启动星座组网和正式商用,实现“卫星上天,产业落地”。
相比于其他物联网平台,九天卫星物联网云平台最具特点的是,允许接入基于卫星终端的物联网设备,即:通过与各类传感装置的结合,在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地方,也可实现物联数据传输,并可与地面网络实现自动切换,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以天地终端接入为基础,九天云具备海量设备接入能力和管理能力。
成都九天微星CEO蒋行川介绍:“除去天地一体化的连接,九天微星物联网平台另一个特点是‘用户无感知’。虽然物联网设备在不同状态下会切换地面网络或者卫星网络,但是反馈到平台之后,用户是无感知的。”
通过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特性,九天微星已经在户外运动、多式联运、应急救援、野生动物保护等场景下展开验证应用。
物联网独立平台:要打造另一个“RedHat”目前物联网平台不下数百家,从小米到长虹,再到中国移动的OneNET等均已建立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平台可以提供从管理、运维等一系列的服务。
物联网平台虽多,但很多平台实际上开放程度并不高。譬如要接入运营商物联网平台的前提,需要使用其网络。面对这一状况,以技术研发为驱动的Swaylink物联网平台(实唯云),试图从“开放”的角度帮助开发者实现设备接入,自2014年上线以来,已经有上百个物联网企业接入其平台。
Swaylink创始人冯军帅认为,真正的开放应该是不窥探平台上用户数据、不设限产品类型、不限定运营商网络……因此以“RedHat”的模式,赋予Swaylink极高的自由度:
Swaylink把开发协议、开发包、软件代码全部开放,让企业根据代码接入数据,自己完成监控和控制设备。对于每个接入平台的设备都有一个加密和解密的码,而只有厂商自己的账号才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产品,厂商可以指定接入设备的数据类型(命令、图像、声音、视频等)。
在运营模式上,Swaylink更类似于“自助”类型,采取基础平台免费+高端服务收费的形式进行。
目前Swaylink已广泛应用于光伏、化工、新风、农业、环境、电力、智慧楼宇、消防、高校等行业和领域。
从以上三个项目可以看出,其共同特征都是技术驱动,但在市场定位上有鲜明的个性,很容易在细分市场中建立品牌形象,一句话就能让用户知道自己能提供怎样的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