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存款准备金率通俗解释)
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某个时间点央行调高或者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零点几个百分点。调整预计向社会收紧或者释放多少亿的资金。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理解什么是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它的调高或者降低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件事有点难度。
1.银行存款准备金是什么?
存款准备金就是从银行吸收的存款当中扣出来,不允许作为贷款借出去的那一部分。这个法定的存款准备金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
早期的银行没有最低的存款准备金限制,吸收的存款可以全额作为贷款放出去。这样银行贷款放得多,利润也多。问题是银行自己没有留下现金,如果存款人要求提款,银行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偿付,就会很麻烦。这个麻烦在经济危机的时候特别明显,很多储户都不知道银行能不能撑过经济危机,所以都想把钱取出来拿在自己手上,结果就是发生银行挤兑。实在拿不出现金偿付的银行只能破产关门。当经济危机出现,银行破产时,整个社会都要为银行带来的损失买单,所以监管机构需要严格监控银行的贷款行为,存款准备金是最基本的保障,它可以保证银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提不出钱,不过经济危机时,储户恐慌性提款,还是能把银行提空。
2.银行存款准备金能带来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有点像个水池子,存款就是有“水”流进来了,银行如果一点不“准备”,流进来的钱就会全额流出去到外部经济体系中,比如贷款给企业个人,投资各种产品等,增加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总量。如果“准备"一点,每次流进来以后银行都自己扣留一部分,这部分用来应对日常储户的取款需求,再流出的钱就会少了,经济体系中的货币量就少了。如果存款准备金率调高,银行自己扣留的部分就会比较多,外部经济体系就会比较缺钱,我们会看到股市下跌、物价停滞,当然还会有工厂经营困难、倒闭,个人工资减少甚至失业。如果存款准备金率调低,银行就会给经济体系提供更多的钱,股市会上涨,物价也会上涨(就是通货膨胀),还有工厂开工热烈,工资也跟着上涨等等。
对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能引起的变化,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假设有一家银行,刚开始没有资金,有个客户来存钱了,存了100元,这时,银行就有了下面的资产和负债关系
银行有了100元,央行规定,银行必须有10%的存款准备金,所以这时银行是有90元的现金可以放贷款,10元作为准备金。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关系如下:
银行非常想把这90块钱贷出去,这样才能有利润。于是有个企业A需要90元,就全部贷给它。此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化不大,仅仅是现金变成了债权。
企业A拿到现金,用于公司的运营发展,这里假设这个企业从这家银行贷出的钱全部用于支付工资给员工A,员工A拿到工资之后将90元存到了这家银行。银行收到90元之后,需要留下10%,也就是9元,剩下的81元又可以作为现金贷出去。此时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如下。
这时有81元现金的银行找到企业B,将这部分资金贷款给他,企业B将81元支付给员工B,此时员工B拿着现金,将收到的81元又存到银行里。这时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这时候银行扣除10%存款准备金之后还有72.9元的现金。其资产负债表如图:
银行有钱了,还要继续发放贷款,这时候银行将这72.9元的现金贷给了企业C,企业C将钱发给员工C,之后,员工C又将钱存入了银行。这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这时银行又有65.61元可以往外贷款。
看到这想必大家已经能够明白了,这个借贷存款的循环是周而复始的。右侧是大家手上有的钱。因为这个钱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手里面有的钱。而实际上,现在市面上一共有100元的现金。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0%的控制下,根据计算,银行让大家感觉总的财富是1000元。
简单的说,大家手里的钱是100*【1/(1-0.9)】=1000元。
这个10就叫“货币乘数”也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5%,那么这个乘数就是20,也就是100元现金可以在社会上创造2000元的财富。
3.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我们的影响
根据上面的计算,我们知道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现金在社会上创造财富的多少,因此,央行通过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就能实现对市场上钱的数量的调整。
最近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在7月15日进行,根据公开的报道显示,此次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8.9%,预计可以释放长期资金10000亿元,当然,降准释放的资金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报道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设计,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们的中小企业会得到更好的资金支持,社会实体产业也会得到支持,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新和高精尖产业,相信这次降准会为他们带来一定的支持,当然,社会的上的钱多了,如果没有其他政策的配套,还是会发生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个我们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