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及服务,如何推广农业技术

   发布日期:2022-07-23 10:35:31     手机:https://m.haocat.cn/yule/news6508.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摘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推广也显得尤其重要。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单纯行政式的农业推广体系被打破,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三农政

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及服务,如何推广农业技术

摘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推广也显得尤其重要。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单纯行政式的农业推广体系被打破,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三农政策的号召和推动下,农技推广开始步入了黄金发展期:农业推广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在存在优势的同时也有很多弊端,而农业推广需要全国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稳托推进;某些地区由于盲目照搬而达不到农业推广体系原本的效果。本文旨在总结一些典型地区优秀的农业推广新模式、新方法,使各地区能够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学习适合本地区农业推广的某些优点并改善其中不足,最终建立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农业推广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农业推广 新模式 新方法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远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迫切需要农技改革和创新,构建农技推广新体系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

面对新的发展态势,非常有必要对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进行思考,通过资源整合、方法创新、思路革新,设计一套崭新的农技推广模式。现存的农业推广新方法有:政府主导型;市场开发型;大学(科研机构)教育型;农民参与型;中介培训型;个体服务型[2];企业参与型;项目带动型;基层主导型[3]等,将这些与教育、农业、科研加以密切联系、加入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运作、让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内部管理体系更有灵活性就有可能完善服务方式方法,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技推广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挥[4]

农业技术推广是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起来,并为之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活动。由于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各异,社会生产力以及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农业推广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5],应该因地制宜,创建符合某地区切身情况的农业推广新模式、新方法。接下来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农业推广新方法并具体就某几个地区介绍一下突出的农业推广新模式。

一:农业推广新方法

1.1 政府主导型

1.1.1 计划传递式。政府根据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经济状况及对农业技术的偏好,对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予以财政支持,由推广部门将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以实现政府的农业计划目标。

1.1.2项目辐射式。一般由地方政府组织协调,利用实施各种大型项目的过程,集中应用各项高新技术与适用增产技术,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试验区、示范区、技术园,调动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加速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

1.1.3农技普及式。政府根据农业生产计划,通过政策资金、税收等手段,协调科技单位和经济部门对农业科技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和技术培训,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示范点,

以示范样板的形式,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和服务。

1.2 市场开发型

1.2.1合作式。科技单位选择当地具有技术和资源优势的项目,与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实体全面合作,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带动当地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1.2.2合同式。政府或科技单位与农户,通过经济合同等方式,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或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推广服务。

1.2.3市场式。科技单位采取与生产企业联营或自办企业的方式形成物化技术。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机制,通过科技市场、信息市场的流通过程直接进入农户,并帮助农民掌握使用技术。

1.3 大学(科研机构)教育型

1.3.1试验式。大学以科学技术试验成果为基础,通过“边试验、边示范、边培训、边推广”的方法,实现创新研究与技术推广同步进行,促进需求与研究、推广的针对性。

1.3.2 门诊式。大学通过成立农技推广专家大院 、开通“农技110”热线,接受农户上门或电话咨询。也可以网络形式,由农户通过备案的专家库选择预约,进行文字或视频咨询。

1.3.3 实体式。科研机构或大学在内部成立科技开发总公司,将每个研究室配一个相应的经营实体,相当于“前有室,后有店”,通过种子公司、农药综合服务部等这些实体把研究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物化产品,以商品形式直接推向市场。

1.4农民参与型

1.4.1 点菜式。推广人员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由农民提所需要的项目,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计划编制也应选择农民代表参加,使其贡献经验知识,并充分理解项目计划的内容,由此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推动项目的执行和实施。

1.4.2 开发式。农民在推广人员或消息灵通人士的中介和协助下,向技术发明人购买新技术,

开发出适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技术,并实行自产自销,走生态、环保、良性循环之路。

1.4.3联合式。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或者背景相同的农民自愿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现规模化经营。

1.5中介培训型

1.5.1 介入式。中介组织主要有2种形式。一类是突出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的常年存在的社会服务组织,另一类是农民联合自助式的推广组织形式,通过联系科研、教育、推广等部门,

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并传递给每个会员农户。

1.5.2咨询信息式。这种通常是软技术。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为民提供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市场信息。推广人员开展综合性服务,如设置咨询窗口或流动咨询,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

1.5.3媒介宣传式。推广人员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信息网络、新闻发布会及科技大集、科技展览会或博览会等形式促进农业技术贸易。

1.5.4订单式。一般是针对优质农产品需要订单生产。农技推广单位一般作为中介出现,先和企业签订订单,然后选择生产基地,加强巡回技术指导,组织和鼓励农技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分片包干,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效益。

1.5.5 培训式。直接创办农民田间学校,采用非正式成人教育的方法,把那些在生产中有共同问题并有兴趣学习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开展以农民农事为中心的具体培训,实现农民乡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

1.6个体服务型

1.6.1企业买单式。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提供资金、设备和场地,聘请、雇佣科技专家提供高新技术成果或服务,使其有推广之地,通过“企业+农户”把分散生产的农户与有计划、

大批量的商品生产结合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

1.6.2 套餐式。推广人员根据市场信息在产前、产中、产后主动与农户联系,向农户介绍、宣传最新农业技术,向其提供推荐专家指导生产发展,联系商家包办经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向农户提供实时联系方式。

1.6.3启蒙式。少数推广人员采用先进农民策略,将新技术传递给愿意革新者,使其能很快了解新技术的价值,并因采用新技术而获得利益,其他农民开始仿效,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迅速扩大[2]

二:农业推广新模式

2.1阿荣旗农技推广体系新模式

2.1.1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实行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确定服务范围、责任目标。

2.1.2 建立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对专家、示范基地责任人、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实行“定任务、定职责、定示范点”,要求全体技术指导员每周五统一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由行政部门、推广机构、服务对象“三方考核”,采取“查技术员入户指导情况,看工作落实情况,访乡镇政府、村组干部、服务对象满意度”的方式。一年集中考核2次,考核结果作为技术人员年末考核和下年度聘任的依据,严格奖惩;农牧业局打破旗乡差别,以此为根据进行升降任。

2.1.3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

阿荣旗通过利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技术到位率;加强培训,扩大培训覆盖面;根据农民需求,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拓宽服务方式;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典型带动;成立农机专业化服务队伍等多方面组建了适合本地区的推广方法,从多方面深入农民,亲近农民,提高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真正实现“人员入户、技术入户、信息入户”的农技推广模式。

2.1.4 建立多元推广模式

阿荣旗还多方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与企业合作,加强基地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合作,合作推广等建立多元关系,充分利用多方能力帮助农民,提升农民和农村的农业技术[6]

2.2广东省集团承包服务推广模式

2.2.1含义

集团承包服务指把一个地区里的农业科技队伍组织起来并与有关部门合作,明确职责权利,签订合同,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的约束,做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领导为保证,以物质为基础,全方位为推广农业技术服务。

2.2.2具体措施

通过健全农技推广网络提供一个有利的技术和信息推广平台;镇农技站与镇政府和各管理区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增强各方面的责任感;通过定期培训、举办“农民技术夜校”、印发规范化栽培图表、实行分片包干、开办“农民技术员岗位证培一训班”等多方措施加强科学技术培训;全面实行统一放水办田、良种、毒鼠、播种、科学管理,认真做到落实组织措施、管理人员、技术措施、优良品种和配套农业生产资料来全面规范生产措施;组织职能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业务的专长[7]

2.3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此模式的思路和做法是:

2.3.1

按照“建在产区、长期坚持、国内一流”的原则,依托学校学科优势,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在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的农业试验站和农村科技示范基地,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其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显示器”、产学研结合的“实验场”、服务区域产业的“技术辐射中心”。

2.3.2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优势,发挥试验站、示范基地的培训平台作用,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结合农民的技术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管理知识和经营技能的培训。

2.3.3

发挥学校和杨凌示范区的科技、信息资源优势,借助网络、电信、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手段,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科技与市场信息服务。

2.3.4

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学校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工作。学校单独设立了科技推广处,统筹负责学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协调,并由一名副校长专门分管推广工作;并出台相应优惠激励政策;在岗位设置中单列“推广类别”并在职称晋升中单列“推广系列”;同时设立推广专项经费[8]

2.4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创新模式

2.4.1“专家+龙头企业+市场+农户”模式

此模式指以管委会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技术对接平台,实现专家与农户的技术对接。具体是农户根据龙头企业、市场的技术要求,将技术需求反馈给管委会和专家大院,由专家大院的专门机构启动资金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

2.4.2专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此模式特点在于企业与农民间类似于企业与雇工间关系,两者通过市场联系,企业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建设原料基地,并雇佣农民进行生产,农产品归企业支配,进行深加工。企业聘请专家,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

2.4.3专家+龙头企业+协会+农户”模式

此模式由专家大院提供技术和成果,以龙头企业为主,吸收专业协会部分会员、种植能人入股经营,以专业技术协会为纽带,为各个协会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形成“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较大规模的经营群体[9]

2.5股份制的农科集团公司

2.5.1

此公司将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重组为股份制,公司下设研究院取代农业科研机构,通过控股形式,利用科技成果,建立生产基地、联合公司等市场实体,另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咨询网络,各地农技推广部门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分支机构,从而建立建立一个“确保科研、放开下属实体公司、适当补贴基层农技推广分支机构”的新型集团管理模式。

2.5.2

针对农业各部门生产的不同特点,宜将畜牧业、家禽饲养业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基地的中试产品,然后各地推广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生产特点,产品推向广大农村市场;将生物农药及各类微肥、复合肥等科研成果,以股份制形式与拥有生产能力的生产厂家进行联营,以高效、环保型农药化肥占领农村市场。信息咨询公司主要负责国际国内最新科研动态,以及科研成果在生产应用中科研论证、各地推广分支机构推广人员的培训等工作。

2.5.3

集团下设各地推广机构,销售各生产基地、联营公司、信息咨询公司的科研产品,对农民农业生产给予技术指导。集团公司对各农技推广分支机构的销售行为应实行报账制。同时集团公司争取到国家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适当补贴或对各类科技产品税收上的优惠[10]

三:结论

农业推广新模式还有以“流动专家+公司+客户”为基本框架的乾兴模式[11];多方融合的新洲区农业推广新模式[12];以及连锁辐射农业推广模式[13]等,这些取得显著效果的模式与方法都是根据当地生产状况量身定做的,所以任何模式都要从实际出发,使科技创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模式、运行机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有机融合和挑战,充分借鉴和融合农资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农资推广服务模式、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示范服务模式、科技人员为主体的民营科技服务模式,利用多方力量、各种途径、集合各种知识、科学技术,在一步步的实践之中逐步改善不足、积累经验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适合自身产业发展,惠利于农民和各方人士的农业推广新模式、新方法。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yule/news650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娱乐运动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运动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