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反思(几点朱砂花更红)

   发布日期:2022-08-13 14:38:18     手机:https://m.haocat.cn/yule/news4204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颐和园教学反思(几点朱砂花更红)2021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红——色彩与中国画研究系列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此次展览汇聚了国内重要文博机构藏吴昌硕

颐和园教学反思(几点朱砂花更红)

颐和园教学反思(几点朱砂花更红)

2021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红——色彩与中国画研究系列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

此次展览汇聚了国内重要文博机构藏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于非闇、关良、李可染、蒋兆和、董寿平、周思聪、卢沉等中国近现代画家近六十件绘画作品,可谓是名家荟萃,佳作云集。

展览聚焦于中国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呈现,以“色彩与中国画”作为策划切入点,共分:几点朱砂花更红(艺术本体)、芙蓉国里尽朝晖(家国情怀)、春来喜气绕华堂(传统文化)三大板块,从科学、社会、文化的维度分别解读中国画里的“红”。展览梳理了中国传统绘画颜色体系,阐释色彩的物质属性与美学价值,进而深入地挖掘了色彩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

红的来源

《说文·糸部》:“红,帛赤白色。从糸,工声。”“红”的本义为粉红色的丝帛。自唐以后,红逐渐成为包含绛、赤、朱、丹等各种红颜色的统称。据色彩学理论,红色是人类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颜色,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古人最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一种红色的天然矿物质颜料。

近现代画家于非闇对中国画颜色的选择和研漂、着色方法及色彩搭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归纳,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

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红色系)

在展览的这一部分,陈列了可以提炼制作出“红”的颜料实物。包括矿物颜料中的朱砂、朱磦、银朱、赭石、黄丹、珊瑚粉、红碧玉,植物颜料中的茜草、红蓝花、胭脂、紫矿、苏木、冬青、鸡冠花、槐花等,以及动物颜料中的胭脂虫、紫草茸。

吴昌硕《双桃》72.5×40cm 纸本设色 1856年 北京画院藏

于非闇 《朱砂牡丹》98×41cm 纸本设色 1953年 北京画院藏

在此次展览中,海派名家吴昌硕的《双桃》以胭脂着色,笔力雄浑、鲜艳沉着;齐白石独创“红花墨叶”画风,笔下《牡丹》、《朱竹》以朱砂、洋红等绘制,色调热烈浓艳;近现代画家于非闇复兴院体工笔花鸟,其《朱砂牡丹》、《画众生黑》、《梅竹双鸠》使用朱砂、红花、胭脂等色,格调柔婉,兼具艳美与高古之味。

与此同时,展览还详尽的文献资料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影像解答一些问题:如中国传统绘画颜料有哪些品类、特性及美学意味?中国画颜色如何制作与研漂?画家在实际艺术创作中怎样“随类赋彩”?令广大观众仿佛身临自然科学博物馆,甚是有趣!

红的精神

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诗人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走过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辉历程,树立了崇高的信仰理想,铸就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yule/news420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娱乐运动

推荐图文
推荐娱乐运动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