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大海(德彪西在《大海》中将写实与意象融为一体)
交响素描《大海》是一部三足鼎立的标题音画
——管弦乐曲《大海》的美学思想
向阳光
交响素描《大海》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最杰出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其构思深受英国画家特纳、法国画家莫奈作品的启发。他从1903年开始,完成于1905 年3月,期间,德彪西先在其妻丽莉家开始动笔,1904年他抛弃了丽莉,与艾玛私奔泽西岛,在艾玛身边完成了配器。1905年10 月15 日在巴黎首次公演,由卡米·夏维纳任指挥。作曲家对自然界宏伟力量的印象是十分重视的,他曾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我又一次和我的老朋友——‘海’在一起了,它永远是那么变幻无常,那么美丽动人。可以说它是自然界中最能使人得其所哉的东西。然而,我对海的尊重总嫌不足……”由此可见,德彪西与海有着多么深厚的情感。
在音乐创作手法上,德彪西曾说过:“我越来越相信: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并非是进入严格的、传统的形式中流动的事物。音乐是由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德彪西认为,此曲创作源于记忆:“大海为什么在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我拥有数不清的记忆。这些在我的感觉里比实景更有用。因为现实的魅力对于思考,一般来说还是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谁会知道音乐创造的秘密?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荫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啼啭的歌声,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富丽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以记忆的一点向外围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
《大海》是作曲家抓住大海不同时刻的瞬间印象,从海的三个不同侧面,着力描绘大海的色彩变化,并倾向于对大自然作逼真的描写,没有固定的形式,他还突破了自己过去常用的三部性结构,以主题动机的贯穿与不断变形来求得对比中的统一。虽说是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但每个乐章互相之间联系紧密,集中起来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它描绘了“大海”的气氛,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描绘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它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似一首庞大的交响诗。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每章都有作曲家自己注释的标题:
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正午”,这一部分是描写大海的潮水声。开始,音响淡薄,弦乐器从低音逐步上升,然后呈震音浮动,引出木管的一阵阵不协和和弦,好似黎明前黑暗中潮水轻轻拍打海岸。在弦乐下行震音背景上,出现柔和平稳的引子主题:
1=bE,4/4拍子
666 6 6 ︱6 7 2 - ︱217 6 5 ︱4 6 — 7 ︱217 6 — ︱6 …
加弱音器的小号与英国管弱奏,宛然在万籁俱寂之中,第一缕曙光刺破黑暗,夜幕徐缓而舒畅地揭开,大海从黑夜中苏醒,黎明的朝霞渐渐从阳光映照的水平线上升起,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泛起神秘的光波,冲淡薄薄的夜色,为天涯与海角划出一道朦胧的界线。
美丽动人,充满生机,它时而是蓝,时而是绿,不断地闪烁着光影折射的美丽。序奏中,弦乐在微弱的音符波动中展开海天的无限空间,定音鼓敲出海波的滚动声,两架竖琴平缓音响与弦乐的下行震音相融,为海上布下飘渺的云雾。这时,圆号和英国管淡淡勾出起落的水平线,一缕曙光预示着太阳的苏醒。在初阳辉耀下,管弦色彩在海上反射出粼粼波光。揭开拂晓的薄云,驱散黎明前的阴影,一支用空旷五度织出的旋律,在长笛和单簧管声部灿然升起。在精致的配器调色板中,作曲家用鲜丽的金红色彩,点出了喷薄跃出的旭日,并在弦乐和竖琴上.投下一串音符的倒影。这时,音乐中闪出了太阳与大海融合的异彩奇辉。
天穹放亮,将黎明向正午推移。海天由红呈紫,渐渐分出蓝碧。丰富的色彩层次,在管弦精致繁复的织体结构中,得到绝妙的体现。瞬间,天空由紫转蓝。在弦乐的上行震音、木管的上行滑奏后,乐曲逐渐活泼,在弦乐波纹音型的背景上,一轮红日自东方海面喷薄而出:
1= b D,6/8 拍子
653 2 235 653 5 6 ︱6 5 2 6 5 2 ︱
由长笛和单簧管演奏的主题,始终是平行五度进行,显得特别宁静安详,当木管再奏主题及各种变化演奏后,在弦乐细分为九个声部的伴奏下,长笛两次出现蜿蜒起伏的音调,如海上不时吹来阵阵清风,使人感到清爽惬意。万物苏醒了,大海也活跃起来了。随后,两次在木管上出现的主题音乐,在定音鼓的隆隆声中,变形成为一个新的音调:
1= b B,4/4 拍子
12﹒﹒ 6 — 12﹒6 ︱156 34﹒1 2 27﹒2 ︱424 646 76﹒7 676 ︱76﹒7 6 …
这里,十六把大提琴分成四个声部,像合唱一样地奏出音色浑厚昂奋的音响,表达出大海给予人们心灵上的巨大力量,抒发出人们对于大海生命力的赞颂之情。它使人激动,得到慰藉。这是人们对大海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歌颂。紧接着由木管组重复,似乎能使人听到海浪相互催涌的声音,当引子主题再现,低音乐器演奏缓慢下行的曲调后,乐曲进入尾声:
666 6 3﹒ 6 ︱1﹒2 1 7 ︱,尾声中,静温透彻的海水微微波动。独奏大提琴和英国管奏出悠远的旋律,竖琴华丽的琶音破浪而来,在两架竖琴伴奏下的圆号强奏,接以小号的上行动机,然后整个乐队加强了音响,汇成管弦强奏,展现出正午时刻金碧辉煌的壮观气象。揭开大海朦胧而神秘的面纱,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红日当空,光彩夺目,一派蓝天碧海,白云飞飘映在海水中的美丽景色,呈现在大自然的“画页”上。乐队精致的织体表现了光的变幻和海洋的苏醒。
一位音乐评论家(奥康内尔)写道:“从来没有人象德彪西那样,在音乐中把海表现得如此奇妙:它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蓝、绿,它闪烁的光芒和运动,以及清澈可见的深处;它的神秘的、令人难忘的淙淙声响和浩大的威力。”
第二乐章,“波浪的嬉戏”,这段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小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乐曲一开始,两支长笛平行的下行音调,像海风一样扰乱了海面的平静。英国管的上行动机似乎是海船向茫茫的、深不可测的大海行驶。在一连串木管下行音调及大提琴的颤音下行曲调后,出现小提琴八度演奏的非常活泼快速的曲调:
1= B ,3/4 拍子
3 – 3 ︱3 – 3 ︱3 345 543 ︱211 177 712 ︱
3 – 3 ︱3 – 3 ︱3 345 543 ︱211 177 654 ︱3
这是描写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展示了海浪开始嬉戏的形象。在竖琴一系列协和与不协和的平行和弦上下流动后,圆号以其朦胧音色,吹出别具色彩的迷雾般的平行增三和弦:
1=F,3/4 拍子
#5 #6 #7 6 ︱6 # 5 7 2 ︱
0 3 #4 #5 4 ︱4 3 5 #6 ︱
1 2 3 2 ︱#11 b3 #4 ︱
弦乐与木管以重同名调交替演奏下行音调:7654和#7#6#5#4,造成强烈对比。音量的强弱交替,仿佛是海面上浪花的远与近、深与浅、浪峰与波谷、平静与狂怒的立体透视;音色的明暗变化,仿佛是天空中云霓的浓与淡,光与色的多彩涂染。不协和的增三和弦冉冉升起,为海面笼罩上奇妙的雾气,但很快又在波浪奔突中消散。当双簧管与英国管吹奏平行六和弦时:
1= b B,3/4 拍子
双簧管16123 #4 — ︱#4 — — ︱#4 — — ︱#4 — — ︱
双簧管53567 1 — ︱ 1 — — ︱ 1 — — ︱ 1 — — ︱
英国管313#45 6 — ︱ 6 — — ︱ 6 — — ︱ 6 — — ︱
伴奏的三拍子律动,造成一种船上颠簸摇撼的幽闲感觉;弦乐与木管连续增三和弦的交替出现,间杂以钹(震奏)与三角铁的音响,好像在阳光下,波涛翻滚,浪花涌起,时而涌成浪峰,时而跃成泡沫,互相追逐嬉戏,令人心旷神怡。木管连续的上行音型,力度逐渐增长,紧接着一个极不协和的长音和弦,又如同阵阵巨浪击向船舱,给人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乐曲转向低音,竖琴平行和弦的上行与下行,单簧管的上行动机,使人感到大海安静了,暮色已降临,海船也远去渐逝。竖琴起伏的琶音,短笛、英国管及钟琴的上行动机和小提琴、竖琴的泛音,让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这首乐曲,用色彩丰富的和声,变化多姿的律动,纵横交叠的织体,来表现大海波涛翻滚的嬉戏。
第三乐章,“风和海的对话”,这是在风暴中狂涛奔腾的大海。音乐刚健有力,气势雄伟,引用了第一乐章的主题并加以变化发展。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飘浮着的雷声。在滚动的打击乐声中,引出了一个由低音弦乐演奏的低沉的动机:
1= E ,2/2 拍子
‖︰0 0 02 #234 ︱74 0 0 0 ︰‖0 0 02 #234 ︱72 #234 72 #234 ︱72 #234 72 #234 ︱,低音弦乐溅起喧嚣的浪花,它有节律地起落着,汇成川流的三连音波。晦暗的气氛,似乎第一乐章破晓前大海的沉寂意境。它与木管的长音形成对比,显示了大海的威严。此时还只是和风初起,往后逐渐增强力度。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犹如风和海的对话。第一素描性的引子主题:6 ︱6 7 2 - ︱217 6 5 ︱4 6,由小号加弱音器独奏出来,它是那么的刚健。弦乐组模进向上的震音,在多次上行动机反复后,在一个拨弦的#G 音上突然休止。这意味着,迎来的不是金碧的旭日,而是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接着,铜管乐穿透管弦之墙,大声喧叫,气势逼人,好似乌云集聚,暴风骤雨使大海愤怒地掀起万丈狂澜,却把太阳推入海底。大海一片昏黑,飞沫泛出依稀的银光。人们已无法看清狂暴的大自然的伟态,而将视觉让位给听觉。灌入耳畔的,是呼啸的风声和奔腾的浪声。于是,形成了惊心动魄的“风与海的对话”。显示了大自然的狂暴,表现了它的神威和力量。
中段,在低音弦乐的颤音伴奏下,圆号再现了第一素描尾声动机:666 6 3﹒ 6 ︱1﹒,将一束光明投到黑暗的风暴之中,又使狂怒的大海逐渐安静下来。风雨过后,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小提琴唱起抒情的歌,双簧管奏着浪花的调。然后,在小提琴人工泛音与竖琴琶音的背景上,长笛与双簧管柔和地吹起了飘逸的音调,使人感到:当大海在它安静时,温驯得像只羔羊。但此时大海并未真正平静,狂涛的余波还不时回涌。大海在明亮的光泽中,展现出宽广博大的襟怀。虽然,海上仍有浪涛的冲击与喧嚣,但那是大海刚健伟力的显示,而不是风暴的肆虐横行。虽然,管弦依然分离出令人炫目的缜密声部,但却具有温顺和谐的均衡。
在小号的三连音顿音背景上,交替出现的圆号与木管的长音,引出短号吹奏第一素描的引子主题时,才犹如太阳透过云层射出万道金光,光彩夺目。最后,风与海不再对峙,它们愉快地和解了。
作曲家把深沉宽厚的弦乐声部作为大海,把既富有动力,又轻灵变幻的管乐声部化为风声,在时而平静、时而激昂的海波与风啸中,弦乐与管乐进行了奇妙有趣的对话;有时,清晰入耳,有时,弱不可闻。风与海的对话,在降D大调温柔而澄澈的主和弦中结束了。
交响素描《大海》充满了光感与动感,颇具视觉效应,生动地描绘了海的不同风貌。从夜雾蒙蒙黎明的海到红日高照通体透明的海;从微风吹拂浪花嬉戏的海到狂风怒号、惊涛拍岸的海。充满了紧张激荡与优美宁静的对比,融诗、情、画、乐于一体。难怪人们说,在德彪西之前,还没有一个人能把海浪的蓝色和绿色,那变幻闪烁的光泽、海水的律动和清澈可见的深度,还有海涛那神秘、令人难忘的声响及其威力,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部作品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歌颂和赞美。
关于此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鉴赏《大海》这部交响素描作品,我个人认为通过想象大海的“声、形、色”入手,大海浩大的声音使人震撼,大海千变万化的形象给人鼓动,大海在不同时段的美丽颜色引人诱惑。
交响乐《大海》是德彪西最具代表意义的一部,是他多年来对神圣大海深挚情感的凝聚,也是作曲家从对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的艺术结晶。在交响音乐世界,许多作曲家都为大海绘出了不朽的音乐肖像,那逼真的细摹,细微到了海的每一道波纹和每一个色调。然而,德彪西的素描却有不同。与其说素描描绘了大海本身,不如说是表达了人们置身于大自然奇观中的一种感触与印象。
德彪西的《大海》就像一幅油画一样,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将自身的感触与大自然本身融为一体。所以,他的音乐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尽管《大海》不曾脱离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家的朦胧笔调,也与传统交响音乐的形式、风格、技法迥异。但是,同他的《牧神午后》、《夜曲》的梦幻般光色相比,《大海》已更趋向于对大自然作真实的描写了。这部音画长卷,构思大胆新奇,主题更贯穿全曲而富有典型意义,管弦色彩更为鲜明精致,织体线条更加繁复缜密,它标志德彪西的交响音乐创作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交响素描《大海》中,德彪西将大自然的丰富音响收于笔端,在自己的心灵中,凝聚成一幅再现大自然风貌的艺术图画。德彪西运用大胆放逸的管弦乐法,在《大海》中将写实与意象融为一体,开创了交响音乐中的新生面,为后人留下一座丰富的艺术宝藏。交响素描《大海》是一部三足鼎立的标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