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博饼(厦门中秋玩“博饼”)
新京报讯(记者 张羽)六颗方方正正的骰子被扔进红色的碗中,噼里啪啦的一阵脆响声后,一群人围着一起数骰子上点数。您别以为这是在赌博,这是厦门人在中秋月圆时玩的一种游戏——博饼。根据点数的排列组合或者比大小,决出第一至第六名,分别领走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月饼。其中,第一名叫“状元”,月饼最大,但只有一个。从清朝开始至今,博饼在厦门以及一些闽南地区发展多年,早已变成中秋节中一项重要的趣味活动。
参与人多时,博饼的碗也会更大。受访者供图
博饼起源:传说是为士兵排解思乡之情
骰子、红碗和月饼,这是厦门中秋节中必不可少的三个元素。三者组合在一起,就是“博饼”:一种通过掷骰子算点数来拿不同“奖品”的娱乐活动。
在网络上,博饼习俗的祈愿常常与郑成功的故事相关联。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无明确史料支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细致告诉记者,根据厦门民间流传的故事,彼时的郑成功在当地屯兵备战,每到月圆的夜晚,长期驻扎在此的士兵心生思乡、思亲之情,没有心思在军营操练。而为了宽慰士兵,也为了鼓舞士气,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博饼”游戏。
撒一把骰子就完成了一次博饼。受访者供图
“将六颗骰子扔进碗中看点数,不同的点数组合还有不同的讲究说法,发展到现在,在一些中秋聚会上,也会简化为单纯的比大小。”
相比郑成功和历史故事的“背书”,叶细致表示,博饼的习俗形成,应该是源自科举制度下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憧憬和向往。“根据部分历史文献,博饼习俗在清朝时期已有记载,但对于发明者没有详细说明。”
从状元到秀才,所得月饼大小数量都不同
发展至今,博饼早已成为厦门当地一项必备中秋活动。受其影响,部分位于闽南的地区同样也开始了这一活动。它可以是一桌好友聚餐上的娱乐项目,还可以成为公司过节送礼的特色游戏环节。
家住厦门的武女士表示,家人、朋友、同事都可以在中秋节时做博饼游戏,“有些公司也会用这种形式,奖品也不一定是月饼,根据不同点数都会有不同的奖品,但是规则、形式上是相同的。”
2008年,厦门中秋博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秋习俗拓展项目。但由于项目中出现的掷骰子、比点数的形式,在申报中还曾一度被质疑成赌博活动。
“赌博是每个人出资,而博饼中,负责组织和买东西的是前一年的‘状元’,而且前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博饼是中秋才有的活动,饼都‘博’完了,活动也就结束了。”
根据博饼规则,通过掷骰子所得点数,获奖者共分为6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和秀才。
叶细致表示,一般月饼会准备63个,从状元到秀才,每个等级获得奖品1个、2个、4个、8个、16个和32个,月饼大小也不一致。参加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上,而当年赢得“状元”的人,在下一年的中秋节将负责买月饼,准备骰子、碗,以此类推。
“今年我们一起博饼,那明年我们希望还是这些人,所以每年的’状元’都要负责将同一批人组织在一起,博饼为了讨个好彩头,但更重要的是家人、朋友之间年年的相聚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