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构建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

   发布日期:2022-07-27 12:59:38     手机:https://m.haocat.cn/wenda/news8575.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构建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在佛教诸佛陀中,世人所耳熟能详且信仰最多的是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只要提及净土,人们自然想到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阿弥陀佛(梵文Amia-buddha),简略称弥陀,意译为“无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构建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构建的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

在佛教诸佛陀中,世人所耳熟能详且信仰最多的是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只要提及净土,人们自然想到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

阿弥陀佛(梵文Amia-buddha),简略称弥陀,意译为“无量”,另有阿弥陀(梵文Amitayus),意译为“无量寿”。关于阿弥陀佛名号的山来,据后秦名僧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说,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而称无量寿,则是依其名之原意所立。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及其左胁侍菩萨观世音、右胁侍菩萨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的成道本缘,从《观无量寿经》可知,阿弥陀佛与释迦佛同是出生于古印度王族的太子,其后因受世间自在佛的感化而舍王位出家,终成法藏比丘,且历五劫之长的思惟,而成就四十八大愿,后不断积累功德,愿行圆满,得道成佛为阿弥陀。他所建立的极乐净土在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之外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所以称为西方极乐世界。西方净土世界国土,有四宝周迎围绕,内有七宝池,池中充满十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成,池的周围有金银琉璃等砌成的阶梯,地下布满黄金,周围遍植七宝树,奇禽异鸟,作美妙音声,每到一定时刻,天上飘落无数曼陀罗花……其国中为最上快乐幸福,吃喝穿戴随意念即至等等。


1-5-1 净土庄严相

观无量寿经变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殿宇宏伟,楼阁高耸,七宝池上露台华丽。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在眷属簇拥下,尽享歌舞升平的世界。

盛唐 莫高窟172窟 南壁

《观无量寿经》中对西方极乐净土殊胜美妙的描写,在诸佛的十方世界中,还有哪个世界比得上这般美妙的乐土?而且这个净土世界向众生敞开着大门,无论何人,凡是听闻或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而起信仰,并发誓投生来净土的,都能接引到极乐世界来。“未生怨”中,韦提希夫人面对亲生儿子欲杀父母的罪恶现世,深感绝望,想脱离现世是她的愿望,通过“十六观想”,她的愿望和欲求获得满足,在她眼前显现的是光辉灿烂的极乐净土,于是对现世的绝望变成对来世的希望。这对于世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在处于绝望和不安的时刻,在以佛力为主导的精神世界里,却充满幻想,阿弥陀佛净土的真实性无疑得到民众的认同。有生必有死,药师佛的灵丹妙药终不能免去最后的死亡,阿弥陀佛的出现,使人们由对死亡产生的不安从而获得慰藉,并山绝望转向对来世的憧憬。阿弥陀佛一时成为了中国民众精神信仰上的主要崇拜对象,而且长盛不衰。


1-5-2 欲害其母

绘于观无量寿经变中的未生怨故事,太子站在宫殿檐下,提剑欲杀其母韦提希夫人,夫人站在庭院中,面对亲生儿子的罪恶现世,深感绝望,想脱离现世。

盛唐 莫高窟45窟 北壁

1-5-3 七宝池

观无量寿经变中,装饰华丽的露台上,天国伎乐且歌且舞,孔雀舒翅,伽陵频迦吹奏,七宝池中莲花盛开,小岛上天鹅欲舞,展现出西方净土的美妙世界。

中唐 莫高窟360窟 南壁


中国自北魏以来盛行阿弥陀佛信仰,因而阿弥陀佛造像也极隆盛。隋唐之际,在“定慧双弘”佛教的影响下,敦煌佛教艺术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以前常见的题材,如本生、因缘、佛传等叙事性绘画和与坐禅观像有关的尊像画,逐渐向净土题材转变,在这一重要的转变中,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成立起了推波逐澜的作用。


1-5-4 阿弥陀佛说法图

阿弥陀佛结跏趺坐须弥座上,手作来迎印。两侧莲台上观音菩萨手持净水瓶,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佛座前设供器,下有莲池,上有宝盖,身后茂林修竹。外饰六角龟背纹边框,富有装饰效果。

盛唐 莫高窟444窟 南壁

知识库

《阿弥陀经》

亦称《小无量寿经》。为净土三部经之一。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称西方阿弥陀极乐净土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可往生该处。因法门简便,在佛教中有很大影响。

十六观想

“十六观想”是净土宗重要的修行方法。内容为:一、日想,名为初观;二、水想,冰想,琉璃想;三、地想;四、树想;五、八功德水想;六、总观想(即宝楼观);七、华座想;八、像想;九、遍观一切色身相(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十、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十一、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十二、普观想(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十三、杂想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十四、上辈观,又作上品生观、上辈生想;十五、中辈观,又作中品生观、中辈生想;十六、下辈观,又作下品生观,下辈生想。前十三观是按经文列出的名目。习惯上我们称之为“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后三观,为“三辈生观”。往生净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三辈复分上中下三品,总为九品。“三辈开而为九,九品合而为三”,故又称为九品往生。

此文出自《解读敦煌●佛国尊像》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wenda/news85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问答经验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经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