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

   发布日期:2022-07-05 19:48:51     手机:https://m.haocat.cn/wenda/news414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

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

关于到现在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兴趣了解的吧,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想要知道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小编也是到网上收集了一些与科普下电是如何被发现的相关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

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顾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在雷电天气放风筝

实质上此次放风筝实验仅仅是富兰克林对电的发现开始,此后为了探索电,富兰克林又做了一系列的如下工作。

富兰克林对电的探索整个过程

1、准备工作

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

2、试验阶段

就在一个简单的放电实验中,富兰克林取得了第一个重要发现。他让A、B两人分别站在木箱上,用莱顿瓶分别使他们带上玻璃电和松香电,又让A、B向站在地上的第三个人C放电,结果都有火花闪现。但是如果A、B带电后先互相握手,再向C放电,结果都没有火花闪现。

莱顿瓶

3、最终结论

(1)玻璃电和松香电可以互相抵消。

(2)电荷有两类他把玻璃电叫做正电,把松香电叫做负电,分别用“+”、“-”符号来表示。

(3)摩擦不能创造出电,只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它们的总电量不变。

(4)物体上带过量电的称为带正电,不足的称为带负电。

(5)通过各种电现象的理论,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6)电的单流体学说,每个物体都有一定量的电,电只有一种。

二、富兰克林对电的应用

1、揭开雷电现象的秘密,制作了避雷针

在1749年到1751年间,富兰克林仔细观察和研究了雷、闪电和云的形成,提出了云中的闪电和摩擦所产生的电性质相同的推测。

麦克斯韦设计的避雷针

2、震动世界的电风筝实验

1752年他在费城进行了震动世界的电风筝实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利用风筝将大气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使其充电。

由此证明了他所提出的“闪电和静电的同一性”的设想。根据这一理论和他对尖端接地导体放电现象的发现,1750年提出了关于避雷针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于1852年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

避雷针的发明不仅可以防止闪电所招致的严重危害,同时也破除了迷信,揭示了自然力的真实性质。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wenda/news414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问答经验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经验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