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格式(八股文的写作步骤)
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十年寒窗,一朝分晓;高考是对一个人知识掌握程度的全面检验,更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
高考,虽然是现代才有的名词,实际在中国古代已有悠久的历史。“科举”,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只不过古代的科举可比现在的高考难度要大得多了。
“科举”什么意思呢? 就是分科举人之意,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彻底否定了以门第和出身作为选拔标准的特权制度,为封建国家选官用人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为底层社会向上人才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人才进阶路线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阶段: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按成绩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均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称“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会试、殿试如果都是第一名的话,称为连中三元;
状元是进士的第一名,考中状元就意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代的科举考试多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三年才产生一名状元,可见考取状元是相当艰难的。古代的状元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纶之士,所以连皇帝也喜欢把女儿嫁给状元郎。
按照古代的状元标准,现在每年的全国高考只有一名才是真正的状元。
从隋朝到清朝的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同时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数是18位,其中文状元15人,武状元3人。但这18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却很少有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
万历二年(1574),画中表现了明代贡院举行考试的情景
科举考试第一关,进考场,先入“号房”
古代进场的时候,为了防止作弊,考生们必须排着队,一个个脱光衣服验身,检查是否夹带小纸条,一个考生检查就要耗上大半个小时。进去之后,是一个个小黑屋,叫“号房”,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一坐就一天,第二天早晨才能出来。
古代科举“号房”
科举要考“作文”---八股文,这八股文可不是你天马行空想怎么写就怎么发挥,八股文对文章格式有严格的要求,大致规则如下:
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部分各要以相对排偶的两股文字组成,且对字数有严格的限制;
明清时期八股文考卷
要想作出一篇好八股文,不仅要把经典熟记于胸,还要有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这对于考生的才学和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是一个实打实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