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扬(雕塑在风中飘荡)
卡尔·米勒斯
瑞典的孩子
丰富的创作经历
与充满灵性的艺术视野
在北欧净土
建起米勒斯城堡。
斯德哥尔摩掠影
浪迹北欧与“世界”
卡尔·米勒斯作品体内流淌着
北欧冰冷而又清新的空气
冬日斯德哥尔摩
然而
他不是一个安于本土文化
具有瑞典传统意味的雕塑家
米勒斯具有广阔的视野
斯德哥尔摩掠影
他的雕塑散发着古典主义的韵味
浓浓的古意
徘徊在塑像的骨架间
而在表现形式上
米勒斯也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情怀
雕塑的行为也意味着
他本人的精神世界。
从古希腊的静穆
到中世纪的民族性
并蓄东方绘画的风格
“在形式、内容和技法不断考量中,
米勒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天地。”
米勒斯公园夜景 李亚男摄
欣赏卡尔米勒斯的雕塑作品,
仿佛沉浸于对岸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中
或是音乐的源头本就来自于
雕塑人物的演奏。
同行间的心有灵犀
米勒斯是幸运的
他创作的年代,
时值战火纷飞的欧洲
他的故乡与欧洲大陆相隔海峡
1931年他又移居美国
有着优越的创作环境。
在我们的记忆里
和他同时代的雕塑家
罗丹、马约尔、布德尔
似乎更为我们熟知
巧了,米勒斯同他们都有交集。
《思想者》 罗丹 1880
罗丹无疑是那个时代雕塑界的领袖
而米勒斯和马约尔、布德尔一样
都曾受教于罗丹先生
在协助老师的过程中
他掌握了泥塑造型、石膏翻制
这些基本功使他受益匪浅。
另两位“同学”也有瞩目的表现,
马约尔的雕塑
有一种来自于海洋的呼唤
拥有人最本真的欲望
《地中海》 马约尔 1902-1905
雕塑质料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像是生命蜕变过程中脱落的浮尘
马约尔也愿意挑战重力
雕塑向心力与离心力
相互影响的过程,
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河流》 马约尔 1939-1943
布德尔的创作中藏有一份执念
他的雕刻显得颇为“野蛮”,
相比马约尔的婉约气质
他的雕塑带有远古蛮族的力量
马 布德尔
事实上,这份力量也属于人本初的野性
透过雕塑语言
展现给世人。
《拉弓的赫拉克勒斯》 布德尔 1909
而这份氏族力量的背后
也不乏对远空的向往
力士弓弩朝向的天际,
也许是雕塑不羁的灵魂
米勒斯似乎不缺乏野性的力量
也足够浪漫,
但是在他的视野
更有民歌的韵律,
在自然中渲染出一片天地。
米勒斯雕塑 李亚男摄
公园的“使者”
我们周遭的雕塑,
出现在公园的草坪、城市的街角
虽然我们不一定喜欢他们
或是默许他们的存在
但是他们一定会成为过客
在我们视野里留下印象——
哪怕是丑陋、恶俗
或是粗糙的坏印象。
公园属于公共空间
相比于抽象概念
公园给我们的印象是有温度的。
Herman Matzen
Herman Matzen
《上帝之手》 卡尔·米勒斯 1951
雕塑成为公园的一员,
就将肩负起公共空间“使者”的任务
米勒斯将自己的理念倾注于
每一位使者身上
使他们不仅有艺术上的蜕变
也为时代、人文地理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印记。
“使者”也是有脾性的
不因政府或出资方的要求
而改头换面。
米勒斯在面对外界干扰
与坚持作品本意之间的矛盾时
能够站在善良的初心一边,
让他派来的使者
为周遭的环境
带来温和的人文关怀。
移动的展览
展览似乎面向慕名而来的观众
观看展览逐渐成为
追逐艺术风尚的场所
米勒斯的雕塑
很多自带造型各异的底座
当出现在应有场所时
已经初具展览的视觉体验。
当高低错落的雕塑置于同一场域内
我们的视点不由上下浮动
而他雕塑营造的“漂浮感”
让雕塑之间富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米勒斯公园掠影
米勒斯随他的雕塑一起
周游世界
他的创作也留在了异国他乡
他把自己的心路历程
用雕塑语言
在不同城市展示于众人
海神波塞冬雕像 米勒斯 1931 哥德堡
俄耳普斯群像 米勒斯 1926-1936 斯德哥尔摩
《人与飞马》 米勒斯 1949 马尔默
《上帝之手》 米勒斯 1951 斯德哥尔摩
1951年的创作《上帝之手》
源自他的梦境
在潜意识影响下的气韵
再现了“梦幻与现实的游弋”
又将一次“展览”献给一座城市。
尾声:雕塑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鲍勃·迪伦创作的歌曲,
其中表达着渴望、迷惘与执着
米勒斯曾经也失去过片刻的光明,
那段时间
他把敏锐的感官世界
倾注在听觉的领域
在没有视觉影像干扰的状态
他的创作有了空灵的视阈
米勒斯的雕塑开始失去重力的约束
慢慢引向远方
不用任何形式的限定
我们就能感受到
雕塑本身的静谧
或有德彪西《月光》的意境
米勒斯公园掠影 李亚男摄
此刻,留下呼吸的回忆
忘记我们观看的对象
忘记他的同行们
残存的轮廓
与天中的云
行走的风
互动寒暄
也许真正打动我们的
是雕塑褪去青铜、尘土的模样
然后
同雕塑一起
欣赏晚风沉醉的余晖
李亚男摄
参考文献:
[1]刘颖,张琳. 梦幻与现实的游弋——卡尔米勒斯及其公共艺术作品研究[A]. 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Summit Forum in 2011 & the Second Design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ese Worldwide(IDM2011)[C].世界华人设计学术协会:天津市设计学学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