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男子为什么喜欢裹脚女子)
芊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认为女子的脚越小越好,如果不是天生的小脚,就要人为地把脚裹成小脚。
裹脚对于每一个女子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裹脚不仅仅限制了脚正常的生理发育,还会导致脚发生严重的变形,走起路来就会十分的疼痛。
对于这样的痛苦女子们也不是没有反抗,她们试着把裹脚的布从脚上拿下来,但是古代的社会就会认为你是不忠贞的存在,是异于常人的行为,会受到人们的谩骂。
所以裹脚是对女性非常不尊重的,严重的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限制女子的行为自由。
裹脚的起源那么裹脚是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给女子戴上束缚的枷锁的呢?
在古老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裹脚,但是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
从汉代开始,就有明确的记载,裹脚只是少数人,大部分还是不裹脚的。
到了唐朝裹脚也只是流行于社会的上层社会。一直到了宋代,因为有一个公主脚太大,一点都不符合自己公主的气质,这个公主就把自己的脚裹成了小脚,成功之后是一个十分玲珑的小脚,让其她人十分的羡慕。
这个时候东坡居士就针对这个公主的脚,写了一首赞美的诗来赞美,这首诗流传到了民间,人们就开始纷纷的模仿,就这样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起来,但是没有具体规定裹脚裹成多大的尺寸。
到了明朝,裹脚进去了新的阶段,出现了裹脚的具体大小,有“三寸金莲”这个三寸折合成现在的长度单位差不多就是10厘米,还有“四寸银莲”。
这要说那个是最好的标准,人们都以三寸为最美,可以看出10厘米是多么的娇小,这就严重的导致了女子只能足不出户,只能在家中闺房里。
到了清朝,官方曾经禁止裹脚,但是流出许久的传统并不能一下子就更改,所以裹脚的习俗依旧存在,清朝的宫里女子是规定着不能裹脚。
这裹脚的习俗在维新变法中也倡导人们停止裹脚行为,但是真正废除裹脚的还是在民国建立以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废除裹脚。
自此束缚中国女子长达上千年的裹脚习俗消失在了人们的眼中。
1912年,孙先生下令废除裹脚习俗后,人们终于知道裹脚是严重错误的行为,但是这是需要时间慢慢来纠正的,许多地方依旧存在着裹脚习俗,刘娘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刘娘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民国很多年之后了,裹脚的废除也过去了很多年了,但是她的父母的思想依旧是要为刘娘进行裹脚,还是觉得小脚才是女孩该有的。
刘娘的父母并不宠爱刘娘,在刘娘四岁的时候就给她裹了脚,还给她说这样长大后了才好看,更是好找婆家,因为要裹成很小的形状,导致刘娘的脚的关节还有骨头都产生了错位,最后她的脚被穿到了刚好能套上脚的鞋上边。
刘娘的童年就整日和疼痛为伴,不能跳不能跑,更不能把这个裹得东西摘下来,失去了往日的活泼性格。
刘娘的父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又有着一双小巧的脚,就想着把孩子嫁给富家人里边,这样自己还有聘礼可以收到,在父母这样的想法之下,刘娘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出嫁了。
刘娘自己就很不舒服,自己这么早就出嫁了,是不是就自己的这双脚才值钱,人们的潜意识里边还是有小脚的人才是大家闺秀,这样的身份才能配的上少奶奶。
刘娘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对待事情也十分的大大方方,所以他的丈夫对她还是非常的好的,尤其是他的丈夫看到刘娘的脚后每次都要亲上好多下才能停下来,刘娘只好在心里苦笑。
但是这个脚小了也是有坏处,每次一洗脚疼得不得了,这也是为什么刘娘从来不当着其他的人的面洗脚,因为那痛苦的表情,还有变形的脚都会让人看了心里发毛。
后来刘娘为丈夫生了孩子,刘娘对待自己的孩子们就大不相同,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未来裹脚,在刘娘的执着下,娘家人放弃了对孩子们裹脚的行为。
自此刘娘的孩子们又跑又跳,自由的生活。
当裹脚的只剩下刘娘一个人的时候,刘娘已经一百岁了,刘娘就把自己的鞋捐给了博物馆。以此来展示过去女子所受的折磨,让人们深思。
结语
无论小脚看上去有多美,但是损害了女性的健康,女性没有反抗的余地,落得一个悲惨的命运。所以庆幸现在的生活多么的自由且美好,孩子们能够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