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传下载(那些尘封的农具)

   发布日期:2022-09-24 13:16:38     手机:https://m.haocat.cn/shenghuo/news203122.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武训传下载(那些尘封的农具)我父亲是位追求完美的农民,干农活用的家把什儿,向来置办得齐齐全全,大小物件应有尽有。街坊邻居谁家干活儿缺什么家什儿,都会到我家借。合作化后,大的农具如犁具、耙、耢、耧、小推车等,都交给了生产队,小农具则放在家里,

武训传下载(那些尘封的农具)

武训传下载(那些尘封的农具)

我父亲是位追求完美的农民,干农活用的家把什儿,向来置办得齐齐全全,大小物件应有尽有。街坊邻居谁家干活儿缺什么家什儿,都会到我家借。合作化后,大的农具如犁具、耙、耢、耧、小推车等,都交给了生产队,小农具则放在家里,以备自用。


父亲仙逝已近二十年了,老家再无人种地,这些农具便存放在闲置的东厢房里。有的挂在墙壁上,有的倚在墙角,有的码放在木架或地上。数一数,总共有60余件,大体可分为铁制类、木质类、条编类、牲口装备和绳类等。它们见证过先辈成年累月的辛勤劳作,说它们是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大约并不夸张。

锄头带水又带火

三叉镢、二齿钩、板镢、长柄锹、小锹、洋镐、锛头等,都是用于刨土的农具,但功用不同。三叉镢有三根长镢齿,主要用来刨地、刨地瓜、刨花生等。二齿钩有两根较粗的长镢齿,主要用来刨较硬的生土。板镢的镢头是又宽又厚的铁板,洋镐镐头一头扁一头尖,二者主要用于刨硬土、冻土、有乱石的地块或酥石硼。长柄锹比板镢头儿小,主要用来在暄土中耠沟(耠,huō)、刨坑、起台、复土等。小锹柄短轻便,用来刨苞米、高粱等,用一只手抡即可。

锛头并非木匠砍木头的工具,而是一种不常见的农具,只有少数人家备用。前头安一个小型犁铧,刨出的土坑比镢头刨得宽大。夏季农户拆炕时,用换下来的烟熏土墼(jī)做追肥,要用锛头刨坑。

锄是中耕农具。俗话说:“锄头带水又带火。”庄稼锄过之后,不仅除去杂草,而且能疏松土壤,既防涝又抗旱。

铁耙用于平整土地,也用它把粪肥搓细,用作刷粪;粪叉是拾粪用的工具;大抓钩用于捯粪,小抓钩在秋天复收时用来捯花生;小铙类似小型锄头,其木柄很短,在田里蹲着间苗时用它松土;就连小小的铁铲也有用处,移菜苗、剜野菜非它莫属。镰刀,分草镰和柴镰两种,草镰用于收割庄稼和割草,柴镰用来砍柴、割条子。

一夜梿枷响到明

一根木头也能当农具?是的!它们是抬东西的杠子、挑柴草和庄稼的扁担,以及挑水的担杖,少了它们,很多农活儿就没法干。

杠子抬的都是重东西,不能打弯,必须用很结实的硬木做。我家这根杠子是爷爷年轻时置办的,已经用了100多年了,磨得光溜溜的,还是那么硬朗。扁担和担杖要用有韧性的木头做,如洋槐木,挑着担子走起来两头颤,格外轻松。扁担用来挑庄稼、粮食、柴草等;担杖两头有铁钩,是挑水的专用工具。

木叉、木锨、梿枷(枷,方言读jìng),都是打谷场上的用具。木叉有两股小叉和三股大叉之分。打场时用小叉翻倒,并收拢秸秆;垛麦秸垛时用大叉挑,挑起的量大,赶工。

梿枷是一种古老的脱粒农具,由一个长柄及前头五六根竹条或木条组成的拍板构成。挥动长柄,长方形拍板绕轴转动,拍打谷物使其脱粒。

梿枷起源历史悠久,据春秋左丘明《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齐国人便使用梿枷打麦,当时称“枷”或“柫”。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柫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可见,梿枷之称谓距今至少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宋代诗人范大成《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枷响到明。”描绘的便是人们用梿枷拍打谷物的情景。

木锨用来扬场。谷物脱粒后,籽粒与碎秸秆混在一起,在上风头将混有杂物的籽粒扬起,重的籽粒就近落下,轻的杂物随风飘到远处。

竹耙是搂草的农具,长木柄前安一个耙头,耙头由十几根较窄的长竹条组成,竹条前头有弯钩。使用久了弯钩会磨损,需定期用油灯烤着竹条把弯钩拉大,俗称“揄耙”。

墼挂用于脱(也有写作“拖”)土坯垒炕或间房壁,当地称土坯为土墼。墼挂分大小两种,小墼挂用来脱垒墙的小墼,大墼挂用来脱铺炕面的大墼。为结实起见,脱大墼挂时,中间要加两根木棍,称墼筋。

点葫芦是农用最原始的播种器,上部一根木柄,中间一个开口的葫芦,葫芦下通一根中空的木棒,木棒下端有漏孔。播种时,左手提着盛有种子的点葫芦,右手用小木棍轻轻敲打下端木棒,种子便从孔中流到耠沟里。古代,耧犁是先进的播种机,由西汉时期赵过发明,而点葫芦的历史比耧犁更悠久。

苞米擦和苞米锥是两种小型脱粒器具。苞米棒晾干后,剥苞米粒全是手工操作,先用苞米擦或苞米锥,把棒上的苞米粒“穿”掉几行,然后再用手把粒全部剥净。

笸箩圆,簸箕方

大驮篓和小驮篓是专为牲口搬运备用的工具。大驮篓用来装运地瓜、苞米棒子、高粱穗和谷穗等,也用于出门走亲戚。大驮篓放在牲口背上,妇女坐在中间,两边筐里放孩子,丈夫跟在后背赶脚,这曾是老家常见的一幕。

小驮篓用来送粪和敛泥,泥用来垫栏沤粪、脱墼;也用于装运沙石等沉重之物。

装篓为条编四方体,周匝有孔,容积大且轻便。上山拾草时,割的草用绳子捆,刨的草和用耙划拉的草,则用装篓盛。小时候,剜菜拾草是我的主活儿,若哪天贪玩,草拾得少,就耍个小聪明,装篓里面用树枝支空着,上面盖一层草,再用草把周匝的孔堵好,蒙混过关。

偏篓呈长方体,绑在小推车上一边一个,能装很多东西;扁篓有系儿,下地收庄稼和赶集,可拐在胳膊上;粪篓用粪叉撅着拾粪用;刷粪筐呈圆形,播种需集中施肥时,吊挂在胸前,往庄稼沟里刷粪。

抬筐呈圆形,体积较大,两边有绳系,用于抬粪、抬土等。村里修挡坝、修水库时,抬筐最有用,搬运土石全靠它。

“笸箩圆,簸箕方,三春没有一秋忙。五谷杂粮搬上场,忙坏隔壁二大娘。”这是我们小时候挂在嘴上的顺口溜。笸箩用来盛粮食,簸箕用来扇粮食,筛子用来筛粮食。笸箩、簸箕是用柳条编制的,筛子是用竹篾编成的。

草苫子是用麦秸打成的,用它盖在收获上场的庄稼垛、粮食囤或草垛上,以防止雨淋。接子是用胡秸(高粱秸)篾编制成的,窄而长,粮囤盛满后,用接子在上部绕圈,可增加粮囤容量,继续往里装粮食。

驴套脖子牛夹板

驴屉。屉,古时为鞋垫,后也指物体上片形的附件,如马鞍垫子等。《宋史·舆服志一》:“马有金面……青绣屉,锦包尾。”驴屉其实就是驴鞍,放在驴背上便于驮东西。

驴笼头是戴在驴头上便于拴缰绳的物件;驴笼嘴是用铁丝编制的小圆筐,套在驴嘴上,以免它干活时偷嘴;驴捂眼是拉磨、压碾、打场时,给驴戴的眼罩,以免它转圈儿发晕。

驴套是驴拉套时作牵引的物品,使用时与驴套脖搭配。套脖又称套包,拉套时套在驴脖子上,用皮革或布制成,内装棕子(丝)、旧棉花或糠等,有的地方称“格拉”。电影《武训传》中,武训为办义学给人推磨募捐,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

家乡农村有句顺口溜:“张家长,李家短,七个碟子八个碗;梁山好汉杨家将,驴套脖子牛夹板。”描述的是农村街头一道独特的景观:一帮老头儿或妇女,闲来无事坐在树荫下乘凉,或坐在墙根下晒太阳,没有固定的话题,往往南朝北国,东拉西扯,漫无边际地闲聊天。

牛没有笼头,而是两块长条木板穿上绳,套在牛头上,称牛夹板。牛拉套的用具称牛绠(gěng),牛绠前安一个牛槅(gé),放在牛脖子上后部拉套。

史料载:“槅,车轭,驾车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释名》:“槅,扼也,所以扼牛颈也。”张衡《西京赋》:“高旅联槅,隐隐展展。”有的地方称牛槅为牛梭子。

绳子也有几种。拘绳是捆庄稼和柴草用的,前头一个小木钩,称拘,绳子捆紧后在拘上系扣。最粗的绳子是井绳,又称水绳、绠绳。成语“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任务重大,难以胜任。我家的井绳用稻草拧成,约一小把粗,前头一个大木钩,主要用来向地瓜井里运货或向上提地瓜,有时也用于淘井时提水。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指的就是它。

架绳与架子、架锁是一套。架子是牲口搬运庄稼用的,上面有两个椭圆形木块,中间有孔,可穿绳捆绑庄稼,相当于滑轮,称作架锁。架绳用火麻轧成,再用现剥的刺猬皮内面擦磨上油,反复晒、擦,使其结实耐磨。

其它绳子与牲口是配套的。牵牲口用的是缰绳。撇绳最长,用于牲口在田里耕作拉套,一副两根,前头拴在牲口笼头两边,后头扯在驾驭者手中,为的是控制牲口,调整方向。

传统耕作方式早已成为历史,但先民创造的农耕文化却不应该被遗忘。所以,很多民俗博物馆里会专辟一角,展陈这些老农具。走近它们,有人感慨怀旧,有人好奇探究。听吧,此间回荡着一曲中华古老文明的吟唱,只要你安静下来,只要你怀着谦恭的心,一定能听得到。


 
 
本文地址:http://haocat.cn/shenghuo/news2031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同类生活健康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健康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流量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SiteMaps  |  BaiDuNews